科研

首页 - 学科 - 科研 - 关于举办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进一步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系统建设,加强监测数据融合应用,推进技术升级,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和应急处置水平,我会决定举办“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相关事项如下。

一、大赛宗旨

通过大赛的举办,遴选出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监测技术成果,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领域的技术创新与发展,协助解决关键监测难题,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和高效管养提供有力支撑。

二、大赛主题

大数据赋能安全运营

三、项目类别

本次赛事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实战应用,涵盖长大桥梁、中小桥梁、隧道、边坡等结构物的监测技术、传感设备、系统方案、软件平台及数据应用。参赛项目分为三个类别:

(一)  专项场景类

围绕当前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监测难题设置专项赛道,包括但不限于:船舶通航监测预警、强台风强震监测预警,滑坡、崩塌风险预警,大跨径梁桥下挠预警,桥墩沉降与倾斜监测,倾覆风险预警,低冗余度结构风险监测预警,路网重载交通桥梁监测预警,多风险耦合下监测预警等。

(二)  技术类别类

根据参赛内容所属技术方向设置赛道,包括:新型监测算法(如大模型应用、检监测数据融合评估、异常数据识别、基于视频图像的识别算法等)、新型监测设备(如低功耗设备、无人机移动监测等)、综合系统方案(如数字孪生系统、集群化监测系统等)、数据治理与应用技术(如数据质量提升、管养决策支撑等)。

(三)  标准规范类

面向在监测体系设计或平台建设中形成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技术标准、规程方法等内容,优先考虑形成行业或区域应用基础的成果。

鼓励思路成熟、尚未全面落地但具有明确设计路径与验证基础的方案投稿;对于尚未进入实地应用阶段的成果,可适当放宽应用证明材料要求,但需提供实验验证或可研报告。

四、流程与奖励设置

(一)报名阶段

在道路之家微信公众号下载大赛通知及附件,并于2025年10月20日前发送参赛材料至technologycht@126.com电子邮箱。

(二)材料审查阶段

大赛组委会核查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和真实性,尚未落地但具备技术验证基础的项目应提供测试报告或第三方评审意见;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可在截止限期内补充或取消参评资格。

(三)初评阶段

专家评审委员会按照评分指标体系打分,形成初赛结果,初评分采用去最值平均法计算。

(四)终评阶段

入围方案参与答辩或线上路演,由专家评审委员会现场评议打分,终评分采用平均法计算。初评分与终评分按9:1权重合成最终得分。

(五)奖项设置

大赛设置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对获奖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颁发证书和奖金。

五、参赛及要求

(一)参赛团队及要求

1.依法注册成立的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法人单位,允许各单位联合报名,不接受个人申报。

2.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管理等单位均可参赛。单个项目主要完成单位不超过3家,同一参赛单位申报项目不超过2项。每个参赛项目主要完成人不超过9位。

3.每位成员只能参与一个团队的申报,并确保团队成员信息真实有效。

(二)提交材料及要求

提交材料包括3部分:

1.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包括扫描PDF和WORD版本,其中,扫描PDF版须具有第一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WORD版无须签字、盖章;

2.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承诺书。申报单位、联合申报单位均须提交具有法定代表人和加盖单位公章的承诺书,否者视为申报单位无效;

3.支撑性材料。包括成果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10分钟,MP4格式,分辨率不低于1080P),高清图片,能够体现产品高性能的其他证明材料,如专利、论文、验收及评价证书、采购合同、发票、平台界面截图等。

六、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公路学会

技术支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

山西交通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七、评价指标

评分满分为100分,各维度参考如下:

维度 指标说明 分值参考
一、技术创新性 是否采用新技术/新方案/新设备;是否为行业首创或重大改进:

(1)优秀,为行业首创,技术参数显著优于现行标准,得18-20分;

(2)良好,技术为重大改进型,得14-17分;

(3)一般,技术仅局部优化,无明显创新突破,得10-13分。

20分
二、工程实用性 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情况,是否解决关键痛点、难点问题:

(1)优秀,已规模化应用或具有规模化应用潜质,解决行业公认痛点,得18-20分;

(2)良好,部分场景验证或可解决特定场景问题,得14-17分;

(3)一般,仅试点应用或仅可解决单一场景,得10-13分。

20分
三、集成完整性 技术是否实现闭环落地,从设计、实施到推广是否完整:

(1)优秀,形成全链条闭环,得13-15分;

(2)良好,覆盖核心实施阶段,得10-12分;

(3)一般,仅聚焦单一环节,得7-9分。

15分
四、推广复制性 技术方案是否具备可复制推广的潜力,适用范围是否广泛:

(1)优秀,标准化方案,提供跨区域应用案例,得13-15分;

(2)良好,需少量定制化调整,得10-12分;

(3)一般,高度依赖特定条件,得7-9分。

15分
五、展示表达质量 材料规范性、逻辑清晰度、技术表达准确性、答辩表现:

(1)优秀,材料逻辑严谨、数据可视化高,答辩精准应答技术难点,得9-10分;

(2)良好,材料完整但缺乏创新表达,答辩清晰但存在次要技术疏漏,得7-8分;

(3)一般,材料结构混乱、关键数据缺失,答辩回避核心问题,得5-6分。

10分
六、综合效益评估 节省成本、提升效率、增强安全性等方面的量化或定性成果:

(1)优秀,多维度效益显著,得18-20分;

(2)良好,单一效益突出,其他效益定性描述合理,得14-17分;

(3)一般,效益仅理论推算,缺乏实际验证或量化依据,得10-13分。

20分

 

八、联系方式

电话:010-84990630

邮箱:technologycht@126.com

联系人:  李荣华13701398139

邵文文 18710183180

郭 亮 13910728508

附件:

1.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项目申报书

2.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承诺书

关于举办交通基础设施结构监测技术创新大赛的通知.pdf

附件1-申报书.docx

附件2-承诺书.docx

中国公路学会

2025年8月27日

本文来源于 中国公路学会,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