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戏曲

关于举办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的通知

各学协会、基层组织,区科协,中国科学院京区各有关单位,区教委,区科委(科信局),经开区科技局、社会事业局,区融媒体中心,团区委,北科院各院属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推动首都地区科学传播工作,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提升,于2025年4月至9月举办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具体通知如下:

一、大赛目的

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以服务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建设,服务科学传播产品创作创新,服务科学传播公共服务能力提高,服务首都地区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目的,坚持首都特色、高点定位、体系发展,秉持“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用、以赛育人”导向,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促进首都地区科学传播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首都特色:充分发挥首都地区科学传播人才和资源优势,为区域内科普场馆、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及高新企业等搭建交流平台,创办具有首都特色的科学传播赛事活动。

高点定位:坚持高端化发展、高标准征集、高质量呈现,集聚首都地区科学传播领域的优秀人才和优质作品,打造首都地区科学传播领域具有权威性的赛事活动。

体系发展:统筹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科学传播创新方法、科技成果科普化和科学传播融媒体建设的关系,系统推进科学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主题与时间安排

(一)主题

创新驱动发展 人才引领未来

(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25年4月-7月,发布通知并开通大赛官方报名链接,开展报名及作品申报。

第二阶段:2025年7月底-9月初,进行资格审查,开展作品初评和终评。

第三阶段:2025年9月,全国科普月期间公示获奖名单、举办颁奖活动。

第四阶段:持续开展宣传推广。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承办单位:

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

北京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

支持单位:

北京高校科协联盟

四、赛道设置

2025年北京科学传播大赛设置科学演讲大赛、科普文创大赛、科普视频大赛、科普动漫大赛、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科普创作大赛五个子赛事。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为培育和弘扬创新文化开展作品创作。

(一)科学演讲大赛

重点面向大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群体,征集围绕科学家精神、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选题方向的演讲作品。演讲形式不限,鼓励科学脱口秀和表现科学内涵的创新形式。作品应是具有创新文化内涵的优质内容。

(二)科普文创大赛

围绕科技文旅融合发展、科学文创数字化、科学文化消费新场景等选题方向,征集创作设计别具匠心,能够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注重创新文化IP内涵挖掘,兼具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商业价值,满足人民群众创新文化需求的科学文创产品。鼓励能够体现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展现“科学+文创”的创新形式。

(三)科普视频大赛

围绕解读前沿科技、回应公众关注、倡导科学生活、提升科学素质等选题方向,征集在新时代融媒传播条件下“有高度、有温度、有态度,见科学、见精神、见创新”的优质科普视频作品。

(四)科普动漫大赛

围绕弘扬创新文化、体现科学与艺术多元融合的选题方向,征集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具有科学性、创意性且主题鲜明的动漫作品。设“动画”和“漫画”两个赛道。

(五)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科普创作大赛

重点征集在提升公众科学思维意识、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未来场景和拓展创新技术应用边界等方面,具有科学传播价值的AIGC科学作品。设“图片”和“视频”两个赛道。

五、作品要求

(一)参赛作品要契合大赛主题,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党的宣传工作方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相关要求。

(二)参赛作品需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大赛主题,有较强的科学文化属性,围绕弘扬创新文化,体现融合创新思想,体现创意设计和创新理念,贴近生活,思想健康向上,通俗易懂,反映新时代主旋律。

(三)参赛作品须是参赛选手原创,无抄袭仿冒,不得侵犯任何一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凡参赛作品涉及的版权、肖像权等法律纠纷,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六、评审办法

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分初评、终评两个阶段进行评审。

七、奖项设置

(一)各子赛事均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视参赛作品数量设定,获奖比例不超过10%)。

(二)为激发参赛积极性,鼓励创新、创意、创造,设“最佳科学创意奖”“最佳科学传播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同一作品不重复评奖。

八、报名方式

(一)报名地址

北京市科协官网网址:https://www.bast.net.cn/

大赛报名链接:http://61.48.81.110:18080/#/login

(二)报名材料

1.报名表。按要求填写报名表并签字或盖章,需上传扫描件。

2.参赛作品及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参赛承诺书。

3.上述材料请于2025年7月20日17:00前提交。

(三)注意事项

1.参赛作品须为2023年5月1日之后创作或发布。

2.以个人名义参赛,最多申报10个(含)作品。以组织(机构)名义团体参赛,申报作品数量不限。

3.多个单位或多人共同参与制作同一作品,需以其中一个单位或个人名义参赛,也可以团体名义参赛;作品只需提交一次,不可重复参赛。

4.作者承诺参选作品创意及素材的原创性,保证对提交作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若发现抄袭,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大赛主办方拥有对所投稿作品的公益使用权。

九、工作要求

(一)做好组织实施。各组织单位和部门要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充分动员,坚持政治性、引领性、创新性,将本届大赛作为全年重要科普活动,推动大赛活动组织实施,做好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最大程度汇集优质科普资源参与竞赛、展示、交流,提升科学传播公共服务能力。

(二)广泛动员参与。各有关单位要紧紧围绕大赛活动主题,组织动员所属企事业单位、学校、科研院所、科学教育场馆、科普机构的团体及个人报名参赛,按照各赛事活动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参赛,发掘科学传播人才,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三)强化宣传推广。要紧紧围绕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活动主题,统一标识、统一风格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渠道多种方式宣传推广,吸纳热爱科学传播事业的志愿者加入科普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公众对科学传播工作的知晓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十、联系方式

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联 系 人:刘老师、马老师

联系电话:84617697

附件:

1.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规则.docx

2.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报名表.doc

3.2025北京科学传播大赛参赛承诺书.doc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

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

2025年4月27日

本文来源于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