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202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七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师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5年9月1日
202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
第七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2025年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暨第七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选拔赛
英文名称:2025 Anhui Province College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he 7th Yangtze River Delta Teachers' Teaching Basic Skills Competition Selection
赛项组别: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思政组和教具组
二、竞赛目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的教育实践,充分发挥安徽省高等学校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一流基础教育师资。
三、竞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协办单位:安徽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
(一)竞赛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刘业勋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方东玲 合肥师范学院院长
副主任委员:
蒋正飞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桑青松 安徽师范大学副校长
周端明 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
委 员:
苏 石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崔光磊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钱立青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方东玲 合肥师范学院院长
余桂东 合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副主任委员:
周光辉 淮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黄云志 阜阳师范大学副校长
吴 琼 安庆师范大学副校长
陈 秀 淮南师范学院副院长
周端明 合肥师范学院副院长
委 员:
崔光磊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肖建于 淮北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潘锦云 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何 娟 阜阳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
钱立青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鲁先文 淮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叶传平 合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正高级教师
委 员:
熊荣领 合肥四中党委书记,高级教师
崔世峰 合肥市少儿艺校教育集团校长,高级教师
(四)秘书处
秘书处设在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
秘书长:
钱立青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处长
副秘书长:
赵 朋 合肥师范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主任
范程华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王道平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马强强 合肥师范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四、参赛对象及要求
(一)安徽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全日制在籍本(专)科学生。
(二)有五年制初中起点的高等学校专科师范生参赛选手应当为2021级和2022级师范生。上一年获得省赛、长三角赛一等奖的选手不应参加本年度的省赛、长三角赛。
(三)每个参赛学生最多可以有3位指导教师,每位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2名学生。
(四)为保证竞赛公平公正,竞赛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秘书处成员均不得作为参赛学生的指导教师。
五、竞赛阶段及时间节点
(一)初评报名
2025年9月10日前将参赛学校团体报名表(附件1,加盖学校公章)、参赛承诺书(附件2,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签字)Word和PDF扫描件报送竞赛秘书处联系人邮箱。
(二)竞赛阶段
竞赛分初赛(线上选拔)和决赛(线下竞赛)两个阶段:
1.初赛
初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思政组及教具组,共六组。
2025年9月18日-9月21日,学生根据自选内容提交参赛作品至大赛官网(具体安排另行通知)。9月22日-9月28日,大赛组委会对各高等学校参赛选手的作品组织评审,各竞赛小组打分后,取前50%选手参加现场决赛。
2.决赛
决赛分中学组、小学组、学前组、综合组和思政组,共五组。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决赛工作在合肥师范学院线下开展。
(1)现场报到:2025年10月31日;
(2)现场决赛:2025年11月1-2日;
(3)颁奖典礼:2025年11月2日下午。
六、竞赛分组名额
竞赛分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思政组、学前组和教具组,参赛院校根据师范专业设置情况推荐参赛选手。
(一)中学组。设8个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数学、英语科目各参赛院校可各推荐2名选手参赛,其他科目可各推荐1名选手参赛。
(二)小学组。设4个学科: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
每个科目各参赛院校可推荐1名选手参赛。
(三)综合组。设5个学科: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包括通用技术)、心理。
不分学段,每个科目各参赛院校可推荐1名选手参赛。
(四)思政组。
不分学段,各参赛院校可推荐2名选手参赛。
(五)学前组。
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院校可推荐2名选手参赛。
(六)教具组。
不分学段,各参赛院校可推荐不超过3个参赛组。实行组队参赛,每组成员不超过3人,须有1名组长。
七、竞赛内容及流程
(一)中学组、小学组、综合组、思政组
分竞赛小组进行比赛,中学组和综合组考核内容分为初中学段和高中学段,思政组考核内容不划分学段。
1.初赛
采取线上形式进行,包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说课、模拟上课(含板书)等四个考核项组成。
(1)按报名类(组)别,自行选择相关教材内容(教材出版社不限)。
(2)提交内容:每个参赛选手提交模拟上课视频1个(时长10分钟以内,内容为针对1课时核心内容的教学片段)、说课视频1个(时长为5分钟以内,针对8-10分钟的上课视频展开说课)、与视频相对应教学内容的1课时的手写教学设计及1课时课件各1份。(说明:1课时为40分钟)
注:参赛作品不得出现选手姓名及所在学校、指导教师等一切透露选手信息的内容,否则取消参赛资格。
2.决赛及流程
决赛采取现场竞赛形式,包含教学设计、课件制作、即席讲演、模拟上课(含板书)等四个考核项组成。
(1)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赛事仲裁提前抽取场次题目,选手根据相应的教材内容,手写1课时的教学设计,制作1课时的课件,体育组参赛选手以“说课”形式制作课件。
(2)即席演讲:选手根据抽取的演讲题目进行准备,演讲主题包括师德师风、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法规、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教育教学评价、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等。
(3)模拟上课(含板书):选手根据自己制作的教学设计,运用自己制作的课件,选取1课时中的核心内容进行模拟上课(含板书)(注:教室内安排4-5名学生配合上课)。体育组参赛选手将通过实践教学展示体育课中的“基本部分”教学,安排 4-5名学生配合,并允许3分钟进行场地布置。
(4)决赛具体流程:
步骤1,在机房根据抽取的场次题目完成并上交1课时的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教学设计(手写纸质版)和课件制作(电子版)的时间由选手自主分配可打通使用,总时间为150分钟。
步骤2,完成步骤1后,直接进入准备室,根据抽取的演讲题目准备5分钟;
步骤3,进入竞赛室,先进行3分钟的即席演讲,后进行10分钟的核心内容的模拟上课。各环节时间单独计算。
(二)学前组
1.初赛
采取线上形式进行,包含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基本技能展示和保教活动分析等三个考核项组成。教学活动主题、故事内容、弹唱曲目由选手根据幼儿年龄段自行选择。
(1)教学活动设计与说课
教学活动设计:提交手写教学设计文档1份,格式为PDF。
说课:提交说课课件和MP4格式说课视频各1个,其中说课视频时长10分钟以内,课件格式为PPT。
(2)基本技能展示
儿童故事讲述和美术技能:自选故事进行讲述并创作简笔画,不要求上色,简笔画内容与故事内容相关。
音乐技能和舞蹈技能:自选儿歌进行弹唱并根据所选的儿歌进行舞蹈创编。
以上基本技能展示内容需连续拍摄完成,提交MP4格式视频1份,时长20分钟以内。
(3)保教活动分析
保教活动视频需由选手亲自拍摄,保证版权,不得从互联网、光盘等来源复制下载。针对此保教活动进行分析,拍摄分析视频。
提交保教活动视频1份、分析视频1份,均为MP4格式,视频时长均不超过5分钟。
2.决赛及流程
(1)抽题与创作阶段
赛事仲裁提前抽取场次题目,按1课时30分钟进行设计。选手在机房完成:手写教学活动设计和说课准备、儿童故事讲述准备和创作儿童故事绘画、儿童歌曲弹唱准备和儿童舞蹈创编。
准备时间共120分钟(其中含递交作品时间)。结束时要上交手写教学活动设计、说课课件和儿童故事绘画。
(2)展演阶段
完成创作阶段相关流程后,直接进入竞赛室进行7分钟的说课,3分钟的儿童故事讲述,5分钟的歌曲弹唱和儿童舞蹈表演。各环节的时间单独计算。
(3)保教活动分析阶段
参赛选手在竞赛现场进行保教案例分析,对师幼互动中幼儿的心理发展、教师的保教行为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建议。答题准备和分析作答的时间由选手自主分配,总时间15分钟。
(三)教具组
教具组仅采用线上竞赛形式,不参加线下决赛。包含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和教具演示两个考核项组成。
参赛团队根据选择课程的教学活动需求,自行设计并制作教学实物演示模型和实验实训器材等教具类作品。
1.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选手根据自选主题及内容,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具设计,并从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介绍教具设计理念和操作使用说明。
提交材料格式:教具设计及使用手册文档为PDF格式。
2.教具演示:选手从科学性、创新性、有效性和实用性等方面介绍教具并进行操作演示。
提交材料格式:演示视频时长10分钟以内,视频为MP4格式。
八、竞赛规则
(一)竞赛试题
竞赛出题采用第三方封闭式出题。
教材内容分别参考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等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考核。其中,体育组的教材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高中教科书,涵盖球类(篮球、排球、足球)、田径、体操和武术等运动项目内容。思政组选手以相应课程标准的知识内容为基础,选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相关内容进行教学考核。
(二)成绩评定
采用百分制,评委打分以后去掉1个最高分和1个最低分,汇总后取平均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若出现同分,则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以此类推。成绩在仲裁监督组、赛项工作人员监督下,由仲裁监督组对竞赛成绩进行抽检复核并备案。
(三)评委推荐
每个竞赛组配备5名评委。为由省内外高校、基础教育学校一线教学名师和教研室知名专家组成。评委专家要求师德高尚,能公平公正地进行评审,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造诣和影响力,身体健康,能胜任长时间的评审工作。评委在本届赛事中不参与指导或担任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
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竞赛纪律
1.参赛者所创作的教学设计文案及提交的所有材料须具有原创性,严禁抄袭。如出现教学材料的版权纠纷,一切责任由参赛者自行承担,一经查实大赛组委会将对其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批评。
2.各竞赛环节任何文档及名称、多媒体课件、基本技能展示、保教活动分析、说课、上课的表述及板书等竞赛内容,不得出现选手姓名、指导教师、所属学校等一切透露选手信息的内容,如有违规将取消比赛资格。
九、线上提交材料要求
参赛者须提前在大赛官网注册账号,并且严格按照大赛参赛时间要求提交教学设计及教学视频等相关材料。上传作品之前,参赛者需在线签署作品的网络转播权转让同意书(附件3)及作品的原创性声明(附件4)。
(一)文本及课件材料
手写的教学设计等文档使用A4纸张大小以PDF格式提交,教学课件需要以PPT格式提交,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
(二)音视频材料
音视频材料须针对参赛选手本人全程录制,严禁弄虚作假。
视频提交采用MP4格式,每个文件大小不得超过200M,视频录制软件不限,分辨率设定为720x576(标清4:3拍摄)或者1280x720(高清16:9)。提交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一镜到底连续录制,不允许视频剪辑和添加视频特效,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允许加片头和片尾、字幕注解,不得泄露地区、学校名称(不得使用摇臂、无人机、虚拟演播系统、临时拼接大型LED显示屏等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费用昂贵的录制手段,音视频清晰流畅即可)。
十、奖项设置
(一)集体奖:优秀组织奖,为参赛学校数的20%。根据参赛学校初赛组织情况、参赛选手在省赛中的表现及获奖情况进行评选。
(二)个人奖:按报名参赛总人数的10%设一等奖,15%设二等奖,25%设三等奖,另设优胜奖若干,其中一、二、三等奖通过决赛产生,入围决赛人数为初赛的前50%。一等奖获奖选手的指导老师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按选手在各科目竞赛成绩的排名次序,择优推荐选手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七届长三角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
(三)本次大赛成绩由超星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由高师联盟成员对竞赛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无误后由大赛组委会在高师联盟官网公布成绩并公示获奖名单,公示无异议后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再次在高教网公示,公示无异议,由安徽省教育厅发文公布获奖名单,颁发获奖证书。
十一、竞赛须知
(一)参赛选手须知
1.选手须认真学习本赛项规程,熟知比赛规则,严格按照规则参加各项比赛,接受评委和监督组成员的监督和警示,文明竞赛。
2.选手应遵循纪律,诚信参赛,拒绝舞弊。一旦发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取消该选手的比赛资格和成绩,并通报批评。
3.择优推荐参加长三角大赛的选手须按照长三角的比赛规程参赛。
(二)工作人员须知
服从统一指挥,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比赛各项服务工作,保证比赛顺利进行。
十二、申诉与仲裁
(一)申诉
1.比赛过程中若出现有失公正或有关人员违规等现象,学校领队应在竞赛结束2小时内提出申诉,超过时效将不予受理。
2.申诉时,应向大赛组委会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阐述并提供相应证据。
3.申诉报告须有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领队的签名。
(二)仲裁
1.仲裁委员会收到书面申诉报告后,应根据申诉事由进行审查,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于3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诉方,告知申诉处理结果。
2.申诉人不得无故拒不接受处理结果,不允许采取过激行为刁难工作人员,否则视为放弃申诉。
3. 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十三、竞赛宣传
(一)本次比赛的宣传工作由安徽省高师联盟和合肥师范学院共同负责,在高师联盟官网(https://gslm.ahnu.edu.cn)和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
(http://jyt.ah.gov.cn/tsdw/gdjyc/dxsxkhjnjs/index.html)发布比赛相关信息并进行获奖名单公示等。
(二)请各参赛高校指定1名工作人员加入“领队群-2025安徽省师范生竞赛”(QQ 群:192479995)。
十四、竞赛联系
联系人:韩老师、沈老师
电子邮箱:517312216@qq.com
联系电话:0551-63805407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莲花路1688号合肥师范学院行知楼404。
邮编:230601
本文来源于 安徽省教育厅,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