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高校:
按照《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皖教秘高〔2020〕67号)要求,由大赛组委会提交的《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建造与BIM应用大赛赛项规程》,经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审定通过,现将赛项规程予以公布。大赛组委会要严格按照规程开展各项竞赛组织工作。请各高校按照规程要求,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学生参赛。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
2025年3月6日
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建造与BIM应用大赛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名称: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建造与BIM应用大赛
英文翻译:Anhui Undergraduate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Application Competition
赛项组别:本科组、高职高专组
二、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安徽省教育厅
承办单位:安徽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一)组织委员会
主 任 委 员:
刘业勋 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
执行主任委员:
丁立健 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副主任委员:
高 原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袁 亮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
委 员:
苏 石 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
张 莉 合肥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
王静峰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
宣 蔚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
荣传新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
张 宁 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吴运法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
于 峰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曾 磊 安徽工程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华建兵 合肥大学城市建设与交通学院院长
吴伟东 安徽科技学院建筑学院副院长
涂劲松 皖西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
邓 林 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顾留碗 滁州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戚晓明 蚌埠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院长
叶 松 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方从严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祝冰青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刘 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全省各有关高校相关部门或院系负责人
(二)专家委员会
主任委员:
王静峰 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副主任委员:
杨 健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季 静 华南理工大学 教授
(三)仲裁委员会
主任委员:
李长青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标准定额处处长
委 员:
张平松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刘占省 北京工业大学正高级工程师
(四) 承办单位秘书处
承办单位秘书长:
荣传新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
三、大赛目的
大赛突出“绿色·低碳·循环”的主题,响应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信息化协同发展的强国之策。对于推进安徽省高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挑战、协作和工程实践能力有重要作用。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加强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研究与交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大赛内容
大赛以“楚风汉韵·复旧蕴新”文化喻意为引,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题,准确把握“双碳”的内在逻辑,充分利用淮南能源城市的资源特点,要求各参赛队伍运用BIM软件与技术,针对四个不同的专业模块(包括绿色建筑模块、装配结构模块、集成设备模块、数字建造模块),选择其中任一模块进行设计。
序号 | 组别 | 大赛内容 |
1 | 绿色建筑模块 | 根据大赛要求,自主完成建筑设计,并结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基于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建筑相融合的理念,开展建筑风、光、声、热、能耗的性能分析、合理的优化及碳排放计算。 |
2 | 装配结构模块 | 根据大赛和国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自主完成建筑设计优化、结构设计、碳排放计算及装配式设计。体现建筑、结构、设备机电、装修等各个专业的协同设计,实现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和精细化设计的目标。 |
3 | 集成设备模块 | 根据大赛要求,自主完成机电模型的创建、管线综合检查和碳排放计算等,完成装配式构件的预留预埋详图设计,应用BIM技术解决机电各专业内和专业间的碰撞问题,建立专业间沟通和协同机制。 |
4 | 数字建造模块 | 根据大赛要求,自主完成绿色节能建造分析、成本分析和数字虚拟建造等相关内容,并在本项目所在地块上完成BIM5D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 |
五、大赛方式
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见附件1),完成《第八届安徽省大学生数字建造与BIM应用大赛》内容,分别完成初赛成果提交、决赛现场两个环节。大赛评审结果在安徽高校BIM交流QQ群(839373247)中发布。
六、大赛流程
1、2025年1月19日前,指定联系人,填写参赛报名表,参赛报名表需经学校或教务处签章。扫描的电子版通过邮件发送到大赛承办方指定邮箱(AHBIM2025@163.com );
2、2025年02月-2025年04月25日:组织大赛相关培训,采用“线下+线上”的方式,线下培训在合肥工业大学,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3、2025年5月7日:全省各学校将初赛成果提交至组织委员会指定邮箱,同时需提交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的承诺书(详见附件3)签字纸质版或扫描件;
4、2025年04月25日-2025年05月09日:初赛成果评审,公示评审结果;
5、2025年05月16日-2025年05月17日:决赛采用“学生汇报答辩、专家评审”的形式,在安徽理工大学举行。
七、大赛规则
1、报名资格:参赛作品以参赛队组织申报。参赛学校为安徽省内土建类(如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市政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专业或相近专业)本科院校及高职高专院校。每所院校每个专业模块参赛队伍不超过3支,每支参赛队伍人数不得超过4人,参赛学生为该校在籍全日制本科生和大专生(鼓励在籍全日制研究生参加,每支参赛队伍不超过一名研究生),每支队伍的指导教师署名不超过2名,指导教师必须是参赛队所属高校在职教师。
每位指导教师指导项目数不超过2支,大赛专家委员会、仲裁委员会、组织委员会和承办单位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参赛高校有责任保证参赛成员身份的真实性,同时指定1名领队负责本校参赛成员的组织管理。
2、报名要求:参赛队经过所在学校初赛选拔后,统一向大赛承办单位报名。
3、决赛前准备(报到时需提交):
(1)大赛答辩PPT一份。
(2)校旗:2号校旗一面(长240公分,宽160公分);4号校旗一面(长144公分,宽96公分)。
4、决赛时间:2025年05月16日-2025年05月17日 。
5、成绩公布:大赛获奖名单经大赛组委会公示无异议后,上报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经公示无异议后,由安徽省教育厅公布。
八、成绩评定
(一)评分标准
详见附件2
(二)评分方法
详见附件2
九、奖项设置
大赛设立等级奖和优秀组织奖两大类奖项。等级奖中设立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比例控制在参赛队伍的10%、20%、30%左右;优秀组织奖比例不超过参赛高校的20%。
十、大赛安全
大赛承办单位设置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大赛期间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下设1个应急指挥办公室、住宿与交通、校内安全保卫、校内食品安全、医护保障4个工作组。应急指挥办公室接到比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后,要立即向指挥中心报告,组织调查及评估,提出工作建议,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2、配合开展应急管理工作,及时报告工作进展;
3、组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4、制订信息发布方案,及时采取适当方式发布有关信息,跟踪和引导舆情;向媒体发布的信息应经领导审查同意,由宣传部以学校名义发布。
5、后期处理及责任追究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急指挥办公室要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及时写出调查报告,上报学校。对于重大事故要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做好责任认定和追究工作,对触犯法律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十一、大赛须知
1、每支参赛队伍应按规定时间提交初赛成果(迟交视为弃赛),经初赛评审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需准备决赛答辩PPT,参加决赛答辩(未按要求参加决赛答辩视为弃权);
2、大赛期间使用软件、软件培训等由大赛组织委员会提供,参赛师生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费用自理。
十二、申诉与仲裁
1、申诉
(1)参赛队伍对有失公正的评审以及对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等,可以提出申诉;
(2)申诉应在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时不予受理。申诉时,应由参赛领队向仲裁委员会递交书面申诉报告。报告中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的时间、涉及到的人员、申诉依据与理由等进行充分的、实事求是的叙述。申诉报告须有申诉的参赛选手、指导教师和领队签名确认。
2、仲裁
(1)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后,应在3小时组织复议,并及时反馈复议结果。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2)参赛队伍不得因提起申诉或对申诉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比赛或滋事,否则按弃赛处理。比赛不因申诉事件而组织重赛。
十三、大赛宣传
大赛指定邮箱E-mail:AHBIM2025@163.com
安徽高校BIM交流QQ群:AHBIM2025(839373247)
联系人:杨建伟:13505540731
本文来源于 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