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赛事

首页 - 学科科技 - 科技赛事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第一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大数据智能分析大赛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第一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大数据智能分析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关于“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强化长期性能观测”的要求,推进我国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我院联合同济大学、重庆交通大学,依托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办第一届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服役性能大数据智能分析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旨

本次大赛聚焦道路结构全生命周期性能演化规律研究,旨在挖掘数据价值,揭示中国路面结构-荷载耦合作用下路面长期服役性能演化规律,探索人工智能与传统道路工程的融合路径,培养复合型人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二、赛题设计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道路长期服役智慧运维等角度,探索道路延寿增韧新方法、新思路,建议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个方面,参赛者亦可根据提供的数据资源,选择自己擅长的其他主题参赛。

(一)高通量力学数据分析

针对路面内部力学传感器高频响应信号数据,开展高通量力学数据智能分析挖掘方法研究。

(二)服役性能预测

基于弯沉、车辙历史数据,开展荷载环境耦合作用下路面长期服役性能衰变预测模型研究。

(三)路面寿命预估

根据所提供数据,预测试验段路面疲劳寿命或残余寿命。

三、数据资源

本次大赛数据由北京大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提供。北京杜社公路材料腐蚀与工程安全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于2021年经科技部批准,依托我院建设,其中心站位于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足尺路面试验环道。本次大赛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心站加速加载试验观测数据,数据时间范围为加载开始至1亿次累计标准轴次,具体如下:

(一)数据资源

1.路面结构:沥青路面试验段结构层厚度、材料参数;

2.荷载数据:轴载类型、轴重、轴次;

3.环境数据:路面结构温湿度、气象数据;

4.性能数据:弯沉、车辙周期性检测数据;

5.力学响应数据:试验段实车加载应力应变响应数据(19个结构1个月)。

(二)数据获取方式

相关数据集将于开赛前通过百度网盘共享,参赛者成功报名后会务组将根据报名信息将数据链接发送至报名邮箱。由于力学响应数据数据量太大,选择该方向的参赛者需通过邮寄硬盘的方式获取数据,硬盘容量不小于5TB。为确保数据安全,参赛者需承诺相关数据仅限本赛事使用,参赛者也可结合其他来源的数据进行赛题辅助分析,但须以大赛提供数据为主。

四、赛程安排

参赛报名: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1日

数据资源共享:2025年4月21日至2025年5月23日

参赛成果提交:2025年5月23日晚24:00前

比赛结果公布:2025年6月13日

五、获奖奖励

本赛事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奖队伍全体成员均可得到相应奖励证书。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队伍主要作者将邀请至“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做学术交流。

六、参赛要求

(一)本大赛面向国内外高校或科研院所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交叉学科等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每队由3~5名学生组成,可跨单位组队。

(二)大赛最终提交成果为中文论文和代表性代码,要求论文查重率≤20%,具体论文投稿模板见附件1。

(三)个人及团队提交的成果均会被考虑,鼓励学生与高校教师及相关企业人员合作,但成果核心内容需由学生完成,教师及企业人员可被列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四)此次竞赛不收取纸质论文,参赛论文全部发送至大赛组委会邮箱bjdds.station@rioh.cn,请参赛队伍尽量提前提交,避开最终截止时间点的高峰。

七、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同济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八、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一)本次大赛采用网络报名,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完成报名。

(二)联络人:

肖老师(q.xiao@rioh.cn;13811787234);

潘老师(panjietj@tongji.edu.cn; 13603731774);

戴老师(zhenhua@tongji.edu.cn; 18020919962);

韩老师(ddhan2017@cqjtu.edu.cn 15523243509);

崔老师(cuixy@cqjtu.edu.cn 18829037169)。

九、注意事项

(一)数据仅限本次大赛使用,禁止泄露或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二)成果需原创,查重率超过20%将取消参赛资格。

(三)主办方对大赛规则和结果拥有最终解释权。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025年4月24日

本文来源于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