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赛事

关于举办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通知

各市(州)文物(文旅)局,省直各文博单位,各有关院校、企业: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物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实施我省新时代文物人才建设工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弘扬工匠精神,选拔培养参加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决定举办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主题和宣传口号

竞赛主题:守护丝路遗产·锻造大国工匠

宣传口号:传承技艺  匠心护宝

一丝不苟  追求卓越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  独具匠心

匠人匠心  至诚至精

二、目标任务

文物保护修复技能提升为核心,强化技能标准化,推动行业创新与传承,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对标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一届创新引领、高效节俭、公平公正、绿色安全的技能盛会,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评、以赛促建,推动甘肃省文物行业人才队伍专业化建设,搭建文物保护修复技交流平台,引导更多青年、专业人员投身文物保护行业,展现新时代文物保护工匠风采,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提供可持续人才支撑。

三、竞赛时间、地点

竞赛时间:2025年5月21日至23日(21日上午报到,23日下午疏散)

竞赛地点: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总校区(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刘沙公路37号)

报到地点:兰州奥体如意华玺酒店(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大滩中路13号A栋,酒店电话:0931-8650888)

、组织工作

本次竞赛由省文物局省人社厅和省总工会作为主办单位,牵头成立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组委会,负责统筹决策和部署推动赛事各项重点工作。敦煌研究院、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简牍博物馆、省文物商店有限责任公司、省文物局工会、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古典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承办单位,牵头成立竞赛执委会,下设综合协调组、材料宣传组、赛务赛事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障组(含医务组)5个工作组,负责竞赛组织协调、竞赛规则制定、技术实施、选手报名审核、开闭幕式活动具体赛事安排落实、赛后总结和成果展示、新闻宣传、交通食宿服务、经费和安全保障等工作。竞赛组委会成立仲裁委员会,依据竞赛规则,对相关工作机构及工作人员履行职责和执行竞赛规程的情况进行监督,并负责处理竞赛期间仲裁事件。

、竞赛形式和内容

竞赛设木作文物修复、泥瓦作文物修复、陶瓷文物修复、金属文物修复、纸张书画文物修复、壁画文物修复和考古勘探共7个技能竞赛项目,每个项目均设置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两个环节,均为百分制,其中理论考核占20%,实际操作占80%。实际操作比赛具体内容如下:

(一)木作文物修复

按照现场发放的施工图纸和原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统木作工具完成1组清式一斗两升麻叶头斗拱的制作;同时,选择一种方式完成1根木柱墩接。

(二)泥瓦作文物修复

以下题目可二选一。

题目一:按照现场发放的施工图纸和原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统泥瓦作工具完成1段空斗墙砌筑(一卧两斗四层、蓑衣顶灰塑脊,长1.5米)。

题目二:按照现场发放的施工图纸和原材料,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传统泥瓦作工具完成硬山墀头墙一段,含墙身、盘头(灰塑戗檐)、灰塑墙脊。

(三)陶瓷文物修复

根据病害情况,依据修复技术路线及修复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瓷器标本的保护修复,并进行文字、照片等信息记录,编制修复档案。

(四)金属文物修复

根据病害情况,依据修复技术路线及修复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提供青铜器的保护修复,并进行文字、照片等信息记录,编制修复档案。

(五)纸张书画文物修复

根据病害情况,依据修复技术路线及修复步骤,在规定时间内现场制作颜色纸,并完成所提供文物的托画心、补画心、全色等工序,并进行文字、照片等信息记录,编制修复档案。

(六)壁画文物修复

根据病害情况,依据修复技术路线及修复步骤,遵循文物保护修复原则,现场完成所提供壁画标本的保护修复,并对现场修复进行文字、照片等信息记录,编制修复档案。

(七)考古勘探

在规定时间内,以《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考古勘探工作规程(试行)》《田野考古钻探记录规范》为基准,完成勘探操作,掌握探区内遗迹形制,探明堆积状况,并绘图、记录,做好探孔遗物收集,完成探区地下堆积勘探记录。

、参赛名额

(一)每赛项每个市州推荐1人参赛,省直文博单位各推荐2人参赛;每赛项各有关高校、职业院校可以单位名义直接向竞赛组委会推荐1人参赛,不占用各市州名额。每位参赛选手不得同时报名参加两个及以上赛项。除壁画文物修复竞赛外,其他赛项选手代表我省同时参加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联合举办的2025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技能竞赛选手报名参赛即表示知情并同意。

(二)各市州、省直文博单位、高校、职业院校可派领队1人。

、参赛条件

(一)从事文物修复工作、考古工作的专业人员;设有文物保护、修复、考古专业的省内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的师生。

(二)参赛选手必须从事本专业三年以上(在校学生除外),年龄60岁以下,身体健康,报名时要提供缴纳社保证明,参赛选手报到时须提供保障期2025年5月21日至23日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单凭证

(三)已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及已取得“全国技术能手”申报资格的人员,不以选手身份参赛。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创业学生不以职工身份参赛。

、奖励政策

甘肃省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纳入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按照《甘肃省百万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并管理。奖励政策参照甘肃省人社厅、甘肃省教育厅、甘肃省工信厅、甘肃省总工会《关于举办甘肃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的通知》(甘人社通〔2024〕331号)执行。

(一)个人金银铜牌和优胜奖。各赛项获得前3名的选手,相应颁发金、银、铜牌,选手排名原则上不并列。对前3名以外但排名在实际参赛人数40%以内的选手颁发优胜奖。根据《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有关规定,对各赛项获得金牌的选手给予税前1万元资金奖励。

(二)晋升职业技能等级。符合条件的获奖选手可晋升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在现有职业(工种)资格框架内,对各赛项获金牌且符合条件的选手可晋升技师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技师的可晋升高级技师),获银牌、铜牌的选手,可晋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已具有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的可晋升技师)。无职业技能等级的金牌选手晋升为高级工,银牌、铜牌选手晋升为中级工。

(三)授予荣誉称号。对各赛项获金牌且符合条件的选手,由省人社厅核准评定为“甘肃省技术能手”;获银牌、铜牌且符合条件的选手,按规定向省总工会申报“甘肃省技术标兵”。

(四)入选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甘肃代表队。除壁画文物修复竞赛外,其他各赛项前2名选手接受必要的培训后,代表我省参加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选手报名参赛即表示知情并同意,原则上不得请假。

(五)团体奖。“优秀组织奖”5名,对竞赛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开展赛前选拔集训、参赛组织等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由竞赛组委会颁发“优秀组织奖”证书。

(六)其他奖励。对竞赛中表现突出的裁判、工作人员颁发优秀工作者(优秀裁判)证书。对各赛项获金、银、铜牌选手的指导教练(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练(教师)证书。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文物行政部门、省直各文博单位、各有关高校、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公平公正组织本地区本单位选手选拔推荐(报名工作按照甘肃省文物局《关于举办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的预通知》要求执行),组织做好赛前培训和赛事新闻宣传工作。比赛期间,严格管理本参赛代表队参赛选手及相关人员,遵守比赛各项规定,严肃赛风赛纪。各责任单位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加强组织领导,高质量完成好筹备工作,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二)周密部署实施竞赛执委会要加强对各项筹备工作的协调推进,对各责任单位筹备工作推进情况进行调度,重点工作随机调度督促,及时解决筹备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及时请示报告。各工作组按要求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方案抓好工作落实科学制定现场应急预案加强参赛选手、裁判、赛务保障等人员安全防护工作,做好医疗急救工作。

(三)营造宣传氛围。依托主流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与中央驻甘媒体以及国内外知名门户网站的合作,积极向媒体推介新闻素材,积极邀请记者采访,扩大赛事影响力。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包括抖音、快手等,以微视频、微纪录片等形态,打造我省“文物修复师”的职业化、专业化、品牌化名片。

(四)加强经费保障。办赛经费由主办单位根据实际支出适当给予补助资金、承办单位自筹资金和社会捐助资金组成。竞赛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相关人员食宿由承办单位统一安排,参赛代表队交通费、住宿费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等由所在单位承担;省外专家、裁判往返交通、食宿费、劳务费由承办单位负责;省内抽调的仲裁委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往返交通费、住宿费、劳务费由所在单位负责。赛场内裁判、选手、工作人员、志愿者工作餐、饮用水等必需保障物资由各承办单位负责。以上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标准执行。

、联系方式

(一)竞赛组委会联系人

甘肃省文物局政策法规处  万芳新 电话:0931-4538541

(二)赛务赛事组联系人

木作文物修复赛组:    孔婷婷  15293035830

泥瓦作文物修复赛组:  章  倩  17393008410

陶瓷文物修复赛组:    周贤婧  13919155633

金属文物修复赛组:    田小龙  13919056407

纸张书画文物修复赛组:李  黎  13639395630

壁画文物修复赛组:    杨善龙  13830187473

考古勘探赛组:        刘兵兵  18509317061

附件:    

甘肃省文物局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甘肃省总工会

2025年4月25

本文来源于 甘肃省文物局,由 欧米网 整理编辑!